慎終追遠,念佛心切——父親走後的悔過與覺悟



(二十二)慎終追遠,念佛心切——父親走後的悔過與覺悟

父親臨終之前跟作者說了一件事:「小林,你還記得郝師傅嗎?就是你幫我請的司機……有機會的時候,好好報答報答他……這孩子挺懂事、忠厚。」

父親說得特別含蓄,一句批評的話都沒有。

記不清那是在二〇〇四年還是二〇〇五年,當時作者沒學佛,沒學傳統文化。

作者和司機郝師傅發生了口角,就罵了這個師傅,說了髒話,還把這司機給炒掉了。

事情的起因,好像是這個司機在公司報銷的時候,財務部的人覺得有些費用不合適,作者就因此認為可能有舞弊,或是貪污。

那時作者沒學《弟子規》,不懂得「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最後就由著性子來,把司機給罵出去了。

司機走了以後,作者的父親特別生氣。因為他對老人家的照顧無微不至:幫助老人家去看病、拿藥,到銀行給老人辦存款手續,給老人家洗澡,給老人家買衣服。

作者突然把司機轟走,給父親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對父親來說就像少了一條腿似的。

老人家過世前囑咐作者:「兒子,咱們對不起人家……現在我敢跟你說這話了……

小郝對爸爸的照顧,到今天都令爸爸感動……你一定要好好照顧小郝,他有困難你千萬別忘了。」

父親跟作者說這話的時候,作者心裡還不大舒服。

因為那司機當時也罵了作者,連作者的父母也都罵了。

但是,作者自我反省:「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你罵人家的爸爸媽媽,人家能不罵你的爸爸媽媽嗎?你為此感到難受了,那你想過別人的感受嗎?

作者聽了父親話,當下還想不通,只是敷衍地說:「爸,您放心吧。」

作者能不能找到這司機?能找到。但是他不願意,心裡彆扭,不願意低下這個頭,不願意向他承認錯誤。

父親走了以後,作者梳理父親對他的囑咐,突然想起了郝師傅。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於是,作者給那司機發了條短信,那條短信是含著淚寫的,內容是這樣的:

郝師傅,您好!我是胡小林,以前自己沒有學好怎樣做人,不懂得道理,對您做了不該做的事,說了不該說的話,現在內心非常地痛苦,十分地後悔。

怪都怪自己沒有受過道德的教育,不知道感別人的恩,不知道改自己的過。我真誠地在這裡請求您的原諒和寬恕。我深深地向您懺悔。

父親生前一直認為我做得不對,他總覺得我們對不起你。

他老人家特別地感謝你,總是跟我說:『小郝這孩子不錯,老實,厚道。兒子,我們原來做錯了,你要道歉,以後有機會別忘了照顧小郝。』

都是我不懂事,讓老人家生氣,讓老人家傷心,現在想起來,真的很難過。

我是個不孝順的孩子,對不起父親的養育之恩,對不起您對我父親的一片愛心和呵護,我一定認真改正自己的過錯,不辜負父親的培養,不辜負您對我的原諒。

我們全家都感恩您!我代先父感謝您,給您磕頭了!胡小林敬上。」

作者把這個短信轉發給妹妹和母親。

作者真正知道自己錯了:父親已經不在了,他的這點遺願,當兒子的沒有給老人家一個答覆……這點作者做得不圓滿,不孝!

當年作者轟走郝師傅的時候,最難過、最著急就是妹妹,因為這事給她平添了很多麻煩。

作者的妹妹接到這個短信,就給作者回了一條短信:「偉大的哥哥,令人尊敬的哥哥。」

作者如是說:我們說了不該說的錯話,做了不該做的錯事,我們要改正,要真幹。這是父母最願意看到的,一分鐘都不能等。

作者的父親在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八號過世,胡妮妮居士爲老人家寫了一副輓聯:「知孝親時親不在,欲勤子職子無依。」

——你想孝敬爸爸了,爸爸不在了。當你要行使兒子的職責的時候,你沒有依靠了,向誰去履行你的職責?

有很多人說,我爸爸媽媽已經不在了,爺爺奶奶不在了,我們要怎麼孝養父母?

作者說:要是我們真的把佛理弄明白了,就會知道,爸爸媽媽還在……不僅這一生的爸爸媽媽還在,累生累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在。

該怎麼孝養?看《地藏經》裡婆羅門女是怎麼孝養的?

《地藏經》裡婆羅門女的媽媽下了地獄,婆羅門女為了媽媽,精進念佛,一日一夜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最後成了聖者,在定中到了地獄,見到了鬼王。

鬼王告诉她,悅帝利罪女(婆羅門女的媽媽)三日前就生天了。跟她同在地獄裡受罪的這一批人,亦同時生天了。

婆罗门女的媽媽因為謗佛、謗法、謗僧而下地獄。

婆罗门女化悲痛為力量,知道媽媽做了錯事,把這個錯誤變成自己念佛的動力,一日一夜成就了。

那麼,悅帝利罪女為什麼生天了呢?因為她的下地獄打造出來一個聖者,那還了得嗎?

所以,我們要真想幫助爸爸媽媽,從哪兒下手?從自己身上下手。

「一子成佛,九祖生天」地獄是最苦的。如果父親真是去了地獄,我們能救嗎?能救。怎麼救?你胡小林成為聖者。

福自己求,指望誰都不行。因為爸爸過世這個因,你加功用行,斷惡修善……你對社會做貢獻,你對國家做貢獻……只有這樣才能救爸爸,才能成就自己。

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父親走後,作者念佛的心更切了……他覺得每一聲佛號都在救爸爸 —— 只要自己成了,爸爸就成了。

《弟子規》上說:「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並不是讓你光在那兒哭,而是說在「喪三年」的過程當中,當你有自私自利,有名聞利養,有五欲六塵,有貪瞋痴慢的時候,你要想到愛你的父親在等待你的救贖……你不得掉眼淚嗎?

所以,常把父母放在心上的人是有福的人。為什麼?因為他修學精進,他真努力,他真幹。

什麼叫發菩提心?印光老和尚在《文鈔》上說,菩提心是「自利利他之心」。

如果連父母都不願意利益,你能利益他人嗎?換句話說,在爸爸媽媽身上你都煥發不出利他之心,念佛是喊破喉嚨也枉然。

所以,不管爸爸媽媽活著還是不在了,都要發菩提心,都要利益他們。

雖然現前作者不能跟爸爸在一起,但是「阿彌陀佛」四個字把他爺倆拴在一起……每一聲佛號只要相應,父親他老人家就舒服一分……每一聲佛號,如果作者真的想去西方,父親就能得到這句佛號的利益。

印光老和尚在給卓智立居士的回函當中說:「念佛而不修行,往生西方,千百萬人中無有一二」

老和尚這句話中肯。念佛的人多,修行的人少。要修什麼行?孝養父母是第一行。

如果這個行你都不修,那也別念佛了……該怎麼輪迴就怎麼輪迴,該怎麼生死就怎麼生死。

所以,你愛爸爸有多切、有多深,你念佛就應該有多切……

不是在他老人家面前哭,不是老人家走了以後買一個金子做的骨灰盒……那都沒用。

你要把他對你的教育,化成念佛的動力,爸爸才能得真實的利益。

作者說自己現在念佛很得力,非常非常的喜悅,這是從來沒有過的。

哪來的呢?回到父母身邊,孝養父母,從父母身上學來的。

這種恩情要怎麼報答?
唯有去西方做佛做祖,才能報答父母的深恩—— 作者如是說。

(完)

(圖:Photo by bobysbk on Unsplash)






發佈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