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之以情——轉變父親對妹夫的態度



(十六)動之以情——轉變父親對妹夫的態度

一天,父親對作者說:「你妹夫這人挺窩囊的,一輩子沒什麼出息……你看我的兒子,幹什麼像什麼。」

要在過去,作者肯定會答:
「是,您的兒子能錯得了嗎?偉東他就是這樣……人和人不一樣,對不對?一種米養一百種人。」

然後沾沾自喜,因為父親欣賞自己,貶低別人……自己的這種虛榮心也好,嫉妒傲慢也好,就得到滿足了。

現在,父親這樣直接地說妹夫,你要怎麼應答?看,父親給你出考題來了。

於是作者說:「爸,咱們這個妹夫,人家可是部長的兒子。」
「對啊,他爸是部長級幹部。」
「人家結了婚就到咱們家來了,是不是?」
「對啊。」
「人家自己的爸爸媽媽可是一天都沒伺候,到咱們家來就伺候您和媽媽……結婚二十多年,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孝敬您二老。

您住醫院的時候,要化驗大便,乾的已經掉到馬桶裡頭了……人家妹夫用手把那乾的撈出來,給放到化驗大便的盒裡頭,您知道不知道?……您兒子做不到,您看偉東,人家是女婿,做到了。

還有,哪次住院是兒子陪您去的?哪次住院不是偉東給您拿的住院證,給您領的藥?一守給您守一宿……您到哪兒去找這麼好的女婿?

再一個,您覺得他對您女兒怎麼樣?他們二十多年的夫妻,沒離婚、沒有婚外情,本本分分、老實巴交,從大學同學一直到今天。

人家是高幹子弟,伺候您一輩子,對您屎尿不分,對您女兒這麼愛……行了,爸,該知足了!」

老人家說:「我本來覺得偉東沒有什麼可取之處,聽你這麼一說,我覺得他挺偉大的。」

作者答:「是啊,您兒子得向人家學習,咱們都得向人家學習……您當女婿,您照顧過我姥姥、姥爺嗎?您一天都沒照顧過,偉東照顧您二十多年了。

您高興了人家陪著您,您不高興人家得忍著,任勞任怨……吃飯在您旁邊,您愛吃什麼飯,愛吃什麼菜,多軟多硬,什麼溫度,比您兒子清楚……咱們得知恩報恩。」

後來,作者妹妹對他說:「哥,也不知道怎麼搞的,爸最近見了偉東就笑,有點兒什麼好東西就給偉東,老說謝謝偉東……爸爸這不是神經病吧?」

作者說:「那怎麼是神經病呢?這是老頭子覺悟了,看到別人的好了。」

老人家後來對作者說:「你幫著分析偉東那三條看得又準、說得又清楚,偉東在咱們家貢獻太大了,比兒子還重要。」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不會感恩是福薄的表現,那麼父親不會感恩,看不到妹夫對他的恩情,是不是福薄?

《了凡四訓》上說:「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

「蓋父母之愆(注:qiān <書> 罪過;過失)」並不是說父母有錯誤,你替他們掩蓋……

而是要把道理給他講清楚,讓他知道錯在什麼地方,讓他覺悟。

更進一步,「三人行,必有我師」——父親其實是扮演了一個反面教員,提醒我要知恩,看看我有沒有把身邊對我有恩情的人給忘了。

如果我認真地領會爸爸的這些話,把我所忘掉的那些恩人撿起來,那爸爸這些話就修了大功德,就變成了善因。

要把父母的任何錯誤都變成激勵自己進步、提高自我覺悟、意識到自身存在問題的動力。

那麼父母的愆就不是愆,而是真實的功德。因為他的教育起到作用了,讓你知道你哪裡做得不好、哪裡有缺陷。

如此便是自度度他。

(待續)

(圖:Photo by bobysbk on Unsplash)






發佈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