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人,皆須愛——平等對待小阿姨



(十九)凡是人,皆須愛——平等對待小阿姨

由於父母年紀大了,作者就請了兩個阿姨(保姆)來照顧父母的日常生活。

作者的父親原本不太樂意,覺得小易(其中一位保姆)一個女孩子家,背井離鄉,來給他老人家伺候屎尿,覺得於心不忍。

作者就說:「您老人家需要人照顧,她是學這個的……咱們給的工資不低,也是個就業機會……另外,她這也是修福,咱不能斷了人家福源。」

老人家問:「哦,怎麼回事,她為什麼修福?」

「爸,佛門當中說布施,她照顧您是無畏布施。

她在您這兒修了福,她以後健康,她的孩子以後能上大學……

另外,『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她照顧您跟照顧她的爸爸是一樣的……她在您這孝敬老人,這是德行當中的第一德行。這境界了得嗎?

爸,現在的問題不是不讓她幹,而是我們怎麼樣對她更好?

我們要幫助小易提高境界,讓她在歡喜當中認識到修福的重要性……錢也掙到了,福也修到了,這是最圓滿的。」

以前,作者一家和小阿姨不在一個桌上吃飯,總是等到作者與家人吃完了,阿姨才上桌。菜都是吃剩的,筷子都動過了。

作者說:「咱們一直認為人家是下人……什麼好吃的菜,從來不給人家留……所以,咱們第一個要做的,就是每次吃飯能不能做到讓阿姨上桌?」

老人家說:「行啊……你妹妹在外邊上班,你媽媽外邊有應酬,回不來……咱爺倆加上兩阿姨,四個人一起吃,挺好。」

與阿姨同桌吃飯對作者來說又是個考驗。

作者想:……我跟爸爸在一起吃,可以不用公筷;但是跟阿姨一起吃,阿姨沒事,我不行啊!……我想擺公筷,但父親本來眼睛就不好,你再給他增加一個公筷,那多麻煩?

能不能做到真正平等?不能做到,沒別的,你去不了西方;能做到,證明你小子有進步,也沒別的。

作者和父親把阿姨請到桌上一同吃飯的這一個舉動,讓阿姨特別感動。

阿姨本來認為來到作者家就是幹活掙錢,是利益的關係。

君子為義而為,小人為利而為 —— 用這種利益的手段對待阿姨,那阿姨最後變成小人,你可不能埋怨她……因為你用小人的方法來跟她相處,就是一直教育她要做小人。

一開始,阿姨與作者父子倆一起吃飯,顯得特別緊張 —— 長期居於弱勢。

作者就主動給她們夾菜:「小楊,吃茄子。」

那邊還有炒肉菜呀,那肉菜作者能下筷子給人撥拉嗎?能。

阿姨一看:「哎喲,大哥,您是吃素的,這是回鍋肉,怎麼能讓您撥拉呢?」
「沒關係,沒關係。」
「我自己來,我自己來。」

你要是對人一分真誠,人家就會回報你一分真誠:「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還有句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家喻戶曉,但真正做到的沒幾個。

我們如果作為下人,背井離鄉來到別人家當阿姨,我們希望別人怎麼對待我?我們希望別人給我們吃剩飯嗎?

對這個事情,作者的母親很不同意。

她說:「兒子,你是真菩薩,你那個心是真大……我們可不行,阿姨怎麼能上桌吃飯?這麼多年了都不上桌。」

作者就說:「媽,這兩阿姨就跟您的孫子一樣大,一九八四年生的。

咱們家的孫子要到外邊去,也會給別人服務。人家要這麼對待咱們家的孩子,您是什麼感覺?您是奶奶,您心疼孫子,對吧?

如果說,有一家人對咱們孩子特別好,您是什麼感覺?」

老太太說:「那我太感謝他了,我得給他燒高香。」

作者說:「是啊,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怎麼到了人家的孩子這兒,就不讓上桌,人家也是爺爺奶奶的孫女……

『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都是《弟子規》上教的。

像您這老一代共產黨員,也強調關心群眾生活……怎麼到了阿姨這兒,我們就有這種分別,把人家看成下人?我覺得這個風氣得改……」

這不就是布道嗎?不就是給父母講平等嗎?

後來,一到吃飯時間,老太太就忙著招呼兩位阿姨:「小楊、小易,你們都上來吧!」—— 心量擴大了。

作者的父親眼睛不好,吃飯容易起急。小阿姨在身邊照顧可緊張了……糖蒜在哪兒呢?醬豆腐呢?稍有閃失,老人家就不高興。

作者就勸父親:「爸,您想如果您的孫子在外地,到別人家去打工,那家主人照顧您孫子,對您孫子好,您高興不?」

「那當然了……我這千恩萬謝呀,感恩戴德呀。」

「爸,今天來到咱們家的阿姨,全都是別人家的孫子,為什麼您對您的孫子是一種態度,對別人的孫子就是另外一種做法呢?」

老人家聽作者這麼一說,眼淚下來了……孫子是他的最愛呀,隔代親吶!你拿孫子這根琴弦撥動他,那還了得嗎?

打那以後,老爺子再也不跟阿姨發脾氣了。

公安部發一條絲棉被,想著給阿姨;有點錢就給阿姨,逮個藉口就給點錢。

還有一次,有個阿姨過生日,說請一天假。老父親問作者:「今天怎麼沒見小楊啊,沒聽見小楊的聲音。」

作者說:「今天人家過生日,咱們放假一天,讓她出去跟女兒坐一坐、聚一聚。」

老人家說:「哎喲,兒子,咱得落實《弟子規》了……人家阿姨從安徽到咱北京來,這麼苦,咱們得給點錢呀。我這有錢,你看給她多少合適?」

作者說:「給她五百吧。」

那時候,作者的父親已經病了。

拿到這個錢的時候,阿姨就哭了:姨夫病這麼重,還想著我的生日,還給我五百塊錢讓我過生日……

後來,作者的母親告訴他,原本這兩個阿姨分工分得可細了:誰洗衣服誰做飯,誰照顧屎尿,誰去負責收拾屋子,誰負責買菜……多幹一點兒都不行,天天吵!

自作者回家後,兩個阿姨沒矛盾了,有變化了。

為此作者說:阿姨跟爸爸媽媽待的時間長,人心換人心,你尊重阿姨,你對阿姨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誰得利益?二老得利益。

讓阿姨上桌吃飯,不讓她們感到有分別,阿姨跟咱們家就同心同德。

作者的父親臨終的時候,誰都餵不進藥,得將藥兌上蜂蜜,趁他睡著的時候,用棉簽一點兒一點兒地給滴進去。

但是,只要小易阿姨說:「姨夫,喝點中藥吧。」

老人家馬上就答應:「哦,你讓我喝我就喝。」「咕咚」就把藥吃了。

七年了,每到這個時候他就像小孩一樣,小易就像媽媽一樣。

在遺體告別的時候,小楊阿姨撲通就跪那兒了,哭得最厲害。

作者說:人家不是咱們的女兒啊,人家為什麼把這頭磕下去呢?至誠感通啊!

(待續)

(圖:Photo by bobysbk on Unsplash)






發佈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