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性



(丁)三自性

佛說世間一切法相可分爲三種自性:
一、徧計所執性;
二、依他起性;
三、圓成實性。

“依他起性”就是一切事物的自身是依其他事物的因緣和合而起,就是說,任何一個事物A,必由其他事物B C D等因緣和合而成,而B又由C D E等因緣和合而成。

如果我們在A、B等事物上,作種種主觀的計度分别,生起種種意見,或成立種種學說,這就叫做“徧計所執性”。

若在依他起性上,不作這種主觀的分别,祇存客觀的事理,那就是圓成實性。

以科學來講,依他起性就是客觀的事理。
例如:從時間和空間的關係,而成立動的概念;由質量的運動,而成立力的概念;又從力與空間的關係,而成立能的概念。這都是“依他起性”。

如果從這能力上面作一種計度分别,說能力是常住不滅,而立“能力不滅律”,這就不一定是可靠的真理了。

現在科學界把能力與物質通譜以後,已知能力可以消滅而變爲非能力,所以這個定律已經是不適用了。

佛學並不反對客觀事物的存在,所謂“森羅萬象,一法所印”。所以說依他起性是有的,但對於主觀的計度分别或不完全的歸納所成立的學說,則是一概否定,譬作龜毛兔角,純粹屬於幻想的。

佛教但認取客觀的事實,明了其依他緣生的理,不去作妄想分别,這就是圓成實性。

自然科學界用演繹法和歸納法(除不健全的歸納法外)所得的知識,我認爲都是依他起性,都是可信的。

例如算學的建立,是用的演譯法,是從幾條已知而大家公認的公理,去推知未知的種種關係,這是依他起性。又如用統計法,從許多事實歸納出一個理論,這也是依他起性。

但如果用不健全的歸納法,單就一部分的事實來立論,既失了事實的真相,再加上主觀的妄計,那就成爲徧計所執性。

純正的自然科學是絕對没有主觀的偏見,牛頓决不因萬有引力定律被愛因斯坦所修改而起人我相、而起瞋念。

假使科學家真能對一切自然現象,如其所如,不誑不曲,這就得到了諸法的圓成實性。如果推而至於個人的實際生活,那末成佛也並不是一件難事。

所以我相信,科學家的精神和佛法最爲相近,而科學家是最可能接受佛理的。

(待續)

(圖: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





發佈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