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殊勝的科學



(戊)佛教是殊勝的科學

現代科學家愛因斯坦當初發表相對論的時候,科學界如盲如癡,真能徹底了解的,只有十二人。

愛因斯坦不特修正了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而且發表了能質交變的等量公式,說明每一磅物質毁滅的時候,可以變成驚人的大量能力。

他不特開闢了科學的新園地,而且解放了科學家思想上的束縛。

從前科學家認爲,時間與空間是絕對獨立的,不受其他的影響,但愛氏對於空間就有不同的概念。

他以爲空間如果有物質存在,那末這個空間就起了變化,和毫無物質的空間是不同了。

猶如一條舖平的絲棉被上,放了幾個皮球,被面就凹凸不平,起了摺皺;空中有了一個太陽系存在,則空間也起了摺皺。假使有一個彗星飛過太陽系的附近,它的途徑就受到空間摺皺的影響。

他又說,物的長度和它對於測量者的速度也有關係。這都是說的空間不是獨立的、絕對的,是隨着物質和速率而變的。

至於時間,他也是認爲相對的。千百年以前的事情,我們可以看見的。

我們假使坐一架速率超過光速(每秒三十萬公里)數倍的飛機向天空飛去,就可以追着以前地球上所做種種事情發出的光線,因此可以看到清明元宋唐以至漢周各代的人物還在搬演着歷史上的故事,不過順序是反的。

這就是說,時間也不是絕對的,是與速率有關係的。

這種概念,在常人不免驚奇,但佛學家却認爲本來如此。因爲佛教對於任何事物,都不認它有獨立的存在,因此對於時空也認爲不是常住不變的。

《楞嚴經》所謂“於一毫端,現十方刹,坐微塵裡,轉大法輪”。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講《法華經》時,一坐就是五十劫。這是佛家對於時空的概念。

時空不單是受到物質速率等的影響而起變化,而且也隨着我們的心念而起變化。

八指頭陀(清末詩僧)說出他自己的體驗:“坐禪一日,如彈指頃。”佛經裡也常說,三大阿僧祇劫不異刹那;芥子可以納須彌。小大久暫的分别,完全是眾生的妄計,並没有實體的。

我所以說佛法是殊勝的科學,是說佛法有一部分的理論是可以用科學來解說的,而另有一部分則已超過了科學的領域。

可以用科學來解說的部分,是六識所能分别的部分。另一部分則是非六識所能分别,而必須以般若的智慧來觀照的部分。

因此佛教可以說是一種殊勝的科學,是建立於般若的基礎上的。

科學的研究對象是色法(即百法中的十一種色法)和不相應行法中的時、方、數、次第、勢速等五法。

而且在十一種色法中,也祇限於五種浮塵根,和色聲二塵(關於香味觸的研究太少,遠不能與色聲相比,幾等於無)。

所以科學現在的研究範圍,以百法來講,只佔到百分之十二。

關於時、方、數、次第、勢速等五法,在算學物理學中,研究得很詳細,但只偏於色法方面,就是有關於物質的方面。

這五法本是半屬心法半屬色法的,如果不將它半屬心法的部分加以研究,還是得不到完整的認識。

關於五個浮塵根的研究,在生理學中已相當完備,但對於真能發生認識作用的神經細胞(佛經名爲淨色根),在接受外境之後,發生哪一種化學作用、哪一種物理作用,以及怎樣和意根取得聯繫、和其他諸根發生關係,則還没有具體的報告。

物理學對於色聲二塵研究得最詳細,所有不可見的物理現象,如電壓、火箭速率、磁塲强度、X光、微菌、各種天體等,都可用種種儀器,如電表、雷達、照相機、顯微鏡、望遠鏡等,把對象轉變爲可見的色塵。

物理學對於聲塵的研究,稍次於色塵。由此可知人的耳根對於聲的感覺是有限制的。

普通人只能聽到每秒二十次以上至每秒二萬次以下的波動。各人耳根的感覺力並不相同。各人眼根的感色力也是隨人而異,所以對於各種顔色辨别不清的,稱做色盲。由此可見,色聲二塵不是離心别有。

《楞嚴經》有一段關於聲的觀念,說得最透徹。佛對聽眾特地辨明“聲來耳邊”的錯誤感覺。

聲來耳邊原是一般人的感想,就是我們學過物理的也是這樣想。但仔細來想一想,實在是錯誤的。

因爲擊鐘的時候,鐘因被擊而震動,因此鼓動四周的空氣分子,一個個互相撞擊,最後擊動我們耳邊的空氣分子,再撞擊到耳膜,傳到耳神經細胞,就起聲的感覺。

這種空氣分子的波動在達到耳膜之前,只能說是空氣波,而不能叫做聲波,這是一個錯誤(從這點看來,物理學家對於定名,也不怎樣嚴格,今後應當採用佛經中六離合釋的定名方法)。

空氣波動時,它的分子只在本位上震動,並没有一個分子一直從鐘邊跑到耳邊,因此不能說是聲來,這是第二個錯誤。

這樣,科學家應該向佛法焚香頂禮了。

心法與色法實是兩個對待的東西,科學家還只知色與色的關係,還不知心與物的關係。

唯識學裏說,見分相分相待而生,如蝸牛的二角,一起則俱起,一滅則俱滅。其他像生滅、斷常、一異、去來、真妄、迷悟、善惡、罪福、縛脱、淨染、聖凡、人我……等等也都是相對法,都不是實法,都不應該執著。

《中論》一書中,辨說得非常詳盡。科學家如果要想擴展他的領域,必須在這方面多留意。

如果我們瞭解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談談佛教是不是唯心的問題。佛經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因此大家都說佛教是唯心。

可是佛教所說的唯心與哲學的唯心,有絕然不同的區别。哲學家所說的心,佛教稱爲意識,並不認爲它是宇宙萬有的根本。佛教認爲,意識的作用是欺騙性的,不可靠的。如果相信它,就會犯脱離現實的主觀错误。

佛教所說的“心”是見分和相分的統一體,不但包括能够思想認識的主觀部分,同時也包括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部分。

名詞雖同,含義完全不同。這個心物的統一體,在佛經中用了很多名詞來表示,如佛性、真如、菩提、一真法界、阿賴耶識等,隨着說法對象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名詞。

所以七佛偈說:“心本無生因境有”,這跟哲學家的固執不化是有基本不同的。因此用一般的“唯心”兩字的意義來批判佛教,無異隔靴搔癢。

佛教有一把銳利無比的寶劍,是它摧邪顯正的利器,那就是“因明學”。科學家雖也應用邏輯,但因爲科學處處根據事實,不像哲學家的高談玄理,所以實際上也並不靠它過生活,祇是偶然作爲參考罷了。

算學實在是實用的邏輯,所有自然科學有關數量的部分,都拿算學來推測、來表達,不怕發生錯誤。但如果論到有關心的部分,那就不是數量的邏輯所能濟事,非用因明不可了。因明勝過邏輯的地方,現代學術界差不多都知道的,這裏不再詳述。

(待續)

(圖: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




發佈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