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良方始於胎教



( 三 ) 、救世良方始於胎教

( 1 ) 母親是教育的搖籃

擔負家教的使命

雖然在形式上教學有四種,但它的根卻在家庭。中國儒家五倫的「夫婦有別」,在古代男子出外謀生,女子在家裡相夫教子,負責教育下一代,這個責任非常大。

母親把兒子教好,兒子將來是聖人、是賢人,這種功德利益不止是他一家,他造福一個族群,造福一個國家,甚至造福全世界。所以中國代代有聖賢,是什麼原因?有好母親,有好妻子,她知道負起她的任務,她的天職。

在中國妻子稱做太太,為什麼稱太太?這是從周家來的,周文王是聖人,文王、武王、周公都是聖人。文王的母親叫太任,祖母叫太姜,文王的妃子叫太姒,她們都是聖人媽媽,所以太太是從這裡來的。因此太太是什麼意思?是聖人的母親。

我們讀《印光大師文鈔》就很清楚,他是近代的一位大德,他說,天下安危的權操在誰的手中?在婦女手中。婦女能夠教出一個好兒女,天下太平。婦女對兒女的教育不負責任,這個小孩將來可能是社會的禍患,所以中國文化對婦女的重視比什麼都高。

孟子何以能成為聖人?歷史上記載「孟母三遷」,居住環境不好,對孩子有不良的影響,她就搬家。選擇對小孩有正面影響的居住環境,這才是真正愛子女。

培養子女成為大聖大賢,這種功德不可思議。就以孟子來說,他影響到全世界,影響到幾千年以後,這些功德是他媽媽的。

現代的媽媽拼命走入社會,去作官、去賺錢,兒女都不顧,她自己成功,下一代卻完了。

由於現在年輕的母親沒有受過聖賢教育,她不懂。她受的是什麼教育?都是電視教育,稍微長大了,上學了,小學一年級就學電腦,電腦的信息很多,影響非常大,所以這個世界怎麽會不亂?



( 2 ) 紮根教育從胎教開始

我們讀到中國古禮才明白,好人是教出來的,聖賢是教出來的,佛菩薩也是教出來的。

《華嚴經》上佛說得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中國傳統教學當中也常說,人人可以為堯舜,堯舜是古聖先賢當中的榜樣,大聖大賢的模範,人的本性就是那個樣子。

所以說「性相近,習相遠」,本性是一樣的,都是佛性,習性就不一樣了,這就產生變化。如果沒有教,就染成習性,所謂是「近朱則赤,近墨則黑」,就被染汙了。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把他養成好的習慣,這樣才能化解過去生中多生多劫的習氣。這事情一定要從小時候做,所以中國儒家講「胎教」,真聰明,真正瞭解事實真相。

中國人對於下一代的教育,最關鍵的時刻就是在嬰兒,中國古諺語說「教兒嬰孩」, 嬰孩是剛剛出生的,從出生到滿三歲這一千天,叫紮根教育。嬰兒出生之後,他會看、會聽,他已經在學習,已經在模仿。凡是負面的、不善的,絕對不能讓他看到,不能讓他聽到,不可以讓他接觸到,叫童蒙養正。

由此可知,嬰孩,三歲才教來不及了,他已經學壞了。因此今天紮根教育,決定要從胎教做起。懷孕時候要特別小心謹慎,希望胎兒受好的影響,不要有壞的影響。

這是真正愛護你的兒女,這也是真正愛護社會、愛護眾生,為什麼?你的兒女將來是個好人,他將來能夠拯救社會,這個使命比什麼都大!所以胎教非常重要,影響小孩這一生的行為。

現在的母親不懂了,懷孕的時候,母親有貪心就教小孩貪,有瞋恚心就教他瞋恚,喜怒哀樂無常都在教他,都影響胎兒。現在人說小孩難教,真難教,為什麼?該教他的那時候疏忽了。

出生之後又不知道怎樣去教他,沒有想到,以為他無知,不知道他已在那裡學習,母親那些不好的習慣他全看到了、全學會了,這以後怎麼教他?再則現在小朋友,還不會說話,幾個月的嬰兒,坐在電視機面前,電視上色情、暴力、殺盜淫妄,這個都在他阿賴耶識生根了。

他天天在看,從小就養成這種習性,長大之後他就做這些事情。電視是 他的老師,他天天在模仿、在想,以為那是真的,這還得了嗎?所以現在小孩真的難教了,什麼原因?懷胎的時候就把他教壞了。



( 3 ) 胎教的理論方法

我們投胎,神識入胎,入胎就苦,經上形容神識在入胎的時候叫胎獄,在母親懷孕十個月當中,這十個月等於在地獄一樣,苦不堪言。母親喝一杯涼水,他就像在寒冰地獄;母親喝一杯熱茶,他就像在八熱地獄;母親心情不快,他在裡頭難受,苦啊!

母親的起心動念、喜怒哀樂、言語造作,胎兒在裡面全部能感受到,影響他的心理,影響他將來的習性。他的習性是善良還是粗暴,與母親懷孕時候情緒關係非常大。

古人知道這個道理,所以重視胎教,懷孕這十個月當中,飲食起居都要留意,要心平氣和,舉止安詳,希望這個小孩他能受到好的影響。

母親懷孕的時候,那個胎兒在胎胞裡面還沒有出世,他已經在學習。這樁事情被現代人發現了,西方心理醫生用催眠的手段,讓一個人回到在母親胎胞的時候,問他那個感覺,他都能說出來。

所以才曉得,他在胎胞裡面的時候都有知覺,母親起心動念他有感覺,母親飲食他有感覺。這才真正肯定,中國人的這種胎教大有道理在。

日本有一位江本勝博士,他研究水結晶,他做了十幾年的水實驗。這個實驗他發現, 水是礦物,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它有見聞覺知。( 詳見附錄 )

這是在佛法裡的《楞嚴經》上所講的「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心是什麼?心就是本性,心跟性是一個意思。佛法裡面講的,在有情眾生分上叫佛性,無情分上叫法性。這個水是礦物,植物、礦物我們稱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

從水裡面發現到水有法性,這個法性,性的特質就是它能看、它能聽、它能覺、它能知。這是從科學實驗裡面知道有這個事情。

跟江本勝博士實驗一樣,我們的心善,在水結晶裡面是最美的。他說讓水結晶產生最美的結晶、最殊勝的結晶,就是兩個字,一個是「愛」,一個是「感謝、感恩」。水實驗證明了「境隨心轉」,境,它隨我們的心轉。

所以母親起心動念、一切舉止會影響胎兒,做母親在懷孕期間,起心動念都是善的、 清淨的,胎兒受利益就太大了!這才真正教他種下了深深的種子,不是沒有道理,決定不是迷信。所以為何講究胎教,道理在此地。

教學就是從胎教開始,儒跟佛都是如此。母親懷孕的那一天,對胎兒就開始影響,所以從這個地方教起,這是真正愛護子女、愛護眾生,慈悲一切。

聖人曉得這是菩薩事業, 所以在懷孕十個月當中,凡是一切負面的都要禁止,行住坐臥都要守禮,使這個胎兒將來他的心、他的行能夠正直。

教導母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為什麼要這樣做?教嬰兒、教胎兒。

這個母親是菩薩,不是凡人,是給胎兒最善的印象,真的是《十善業道經》上所說的,「晝夜常念善法、觀察善法、思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間雜」。

小孩出生之後,不容毫分不善染污,他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父母、家人要給他做好榜樣,要給他做福德的根基,就是從這兒去奠定的。



( 4 ) 要落實紮根教育

中國最近兩千年來的教學,紮根教育是儒釋道的三個根,這是什麼?這是聖賢的基礎。中國人讀書宗旨鮮明,為什麼要讀書?讀書志在聖賢,學聖人、學賢人。

世出世間的學問,從哪入門?從德行入門。孔子說得很好,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他教這四個科目次第先後清清楚楚,從哪入門?從德行。

德行的課程是什麼?第一個是《弟子規》,第二個是《太上感應篇》,道家的,第三個是《十善業道》,佛家的,儒釋道三個根。

諸位要曉得,中國這兩千年來,從佛法傳到中國,中國人都是用這三個紮根,根深蒂固。

我們現在講的儒釋道的三個根,這個經不是念的、不是背的,是要老老實實去奉行, 要把它做到,這才有根。

明白了而做不到,這個根沒紮下去;必須要真正做到,百分之百圓滿的做到,那我們就有聖賢的基礎,再往上修學就能成聖成賢。

《弟子規》是中國五千年家教的集大成,這就是權威代表性的著作,編得好。《弟子規》,弟子兩個字不是指孩子,《弟子規》是家規,而家規最重要的是父母做給孩子看,這是身教,這是整個家庭環境潛移默化的境教。

這個本子不是教小孩念的,不是教小孩學的,那教誰?做父母的,父母要把每一條都做到,做給兒女看。嬰兒,做給他看,他天天看。受了三年這樣的教育,根深蒂固了,他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

我們知道宇宙是和諧的,地球上所有生物也是和諧的,我們講恢復安定和平,這要靠教育。

我們必須把《弟子規》變成生活,工作包括在生活上,處事待人接物也包括在生活,這真的落實了。還得落實《感應篇》,因果教育,真正明瞭善因善果、惡因惡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有這個基礎再學佛,佛的《十善業道》就非常容易,對我們一點都不困難。《十善業道》是佛法入門的第一本教科書,分量不多,這是佛菩薩慈悲,便利我們學習。

人人都遵循道德,守禮守法,人與人之間就懂得互相尊敬,互相敬愛,互助合作,真的是共存共榮,如此什麼樣的衝突自然化解了,世界有永久和平安定。人人心都至善至誠,至誠至善,這個世界是聖賢世界。


(待續)

(圖:Photo by Annisa Ica on Unsplash





發佈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