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使用財富是智慧



正確使用財富是智慧

有財富要有智慧使用,你有財富是福報,怎樣使用是智慧。如果有錢没有智慧,不會用就免不了造業,所以錢財不是好事情。造極重罪業的人往往都是富貴人,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想造極重的罪業,没有能力,也没有機會。

財為五家所有。第一個是官家,那是在從前,現在情形不一樣,以前在帝王專制的時候,你要是犯了罪,抄家,你家裡整個財産被充公,被没收。第二個是盜賊,强盜、小偷,看中你家很有錢,他就來偷。第三個是大水,大水來了,統統淹没了。第四個是火,一把火就給你燒乾淨了。第五個是敗家子,那個麻煩就大了,你辛辛苦苦經營來的財産,到他手上,没幾年就敗光了。所以不用防範失去錢財,布施好,愈施愈多,愈施愈自在,這才是永遠保存財富最好的方法。

佛教給我們,怎樣才能發財?布施,供養。供養父母、供養三寶,布施一切眾生,你的財用不會缺乏。諸位要記住,財用不缺乏就行,不必要累積,不必要多,多了,災難就來了,禍害就來了。所以財要知道散,儒家也說「積而能散」,能散財是最聰明的人。

中國古時候供財神,供誰?范蠡。大家都知道,他是戰國時代越王勾踐的大夫。越王也相當了不起,諸位要曉得,這是自古以來,中國、外國,英雄豪傑,建立一個政權開國,倒不是真正困難,國家滅亡之後再復興,太難太難了,在歷史上很少見。在中國歷史上,越王勾踐是第一個例子,他成功了。他確實被吳國滅了之後,能够再復興、能够再復仇,得力於范蠡、文種這兩個人的幫助,反過來消滅吳國。

范蠡聰明,大功告成之後,他自己離開了,他留了一封信給文種,勸文種趕快離開,越王勾踐這個人,他認識得很清楚,可以共患難,不能共富貴。文種看信之後,以為未必像范蠡說的那麽嚴重,結果果然不出范蠡所料,勾踐賜文種自盡。殺功臣,在中國每一個朝代,幾乎都有這種事情。

范蠡偷偷跑了,改名叫陶朱公,带著西施,一道去做生意去了。做生意没多久,發大財;發了之後,他把錢財統統布施,救濟貧苦,統統散盡了,再從小生意做起。又做幾年,又發了;發了,他又布施。史書上記載「三聚三散」,他能够散財,布施恩德,這個是做生意人好榜樣。做生意人賺得社會錢,取之於社會,還用之於社會,所以供養范蠡做財神很有道理。模範的商人,我們經商、營利,要以范蠡作模範,他是真正聰明,真有智慧、真有學問,無論做什麽他都成功。所以要懂得散財,懂得與一切眾生結恩惠,佛法裡講結緣。

眾生受你的恩惠,你會遭難嗎?不會。没東西吃了,自然有很多人送東西來,那個多自在;没衣服穿了,有很多人送衣服給你,你一樣都不會缺;没有房子住了,人家送房子來。你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果報?布施,你只要肯布施就行了,福報自然,你說這多自在。所以錢不要去投資,不要放銀行,放什麽都靠不住,布施給一切眾生,那就是最牢靠的了,決定丢不掉,而且那個利息,比你們今天做什麽生意的利息都要厚,不知道要厚多少倍。

古人說:「富不過三代」。其實富貴能保三代是正常的,什麽原因能保?有老人教。如果他們家裡積德,累功積德深厚,他能傳幾十代。在中國最著名的,孔老夫子,孔家到現在七十多代了,子子孫孫都特别受人尊敬;范仲淹先生,范家傳了將近一千年,也幾十代;袁了凡先生,袁家傳了十幾代,都不錯。這是祖宗功德積得厚。德要怎樣修?怎樣積?你能够誠心誠意奉行《弟子規》,奉行古聖先賢善良的教誨,自己誠心誠意去做,教導你的家親眷屬、你的後人像你一樣誠心誠意去做,你的家道可以保持代代不衰。

有人說,今天是亂世,舉世之人都欺詐,我要做個老實人,我在這個社會上還能生存嗎?說得好像很有道理,欺騙别人好像是應該的,殊不知錯了。你能够老老實實不欺騙别人,你這一生會過得很幸福、很美滿。問題就是你相不相信!因果報應是真理,古今中外没有任何東西能够把這個真理推翻,佛法裡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善因必有善果,惡因必有惡報,無論在什麽時代,無論在什麽地區,這是真理。(節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12-017-1362)

——摘自《福壽康寜》淨空老法師

(圖:Photo by Joanna Kosinska on Unsplash





發佈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