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物質的空假中三觀




自從讀《楞嚴經》以後,我更增加了讀經的興趣,因此再讀《心經》、《金剛經》、《法華經》,以及《中論》……等四論。

看的經論漸多,而與科學會通之處也更多。我所學的科學知識幾全做了佛經的註脚,變成了佛法的護法,而佛法對於科學却反有指導和糾正的地方。

現在就我所體會到的寫在下面:


(甲)一切物質的空假中三觀

《金剛經》是一本流傳極廣的經,但其中有許多語句,不是常人所能了解的,例如“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如果用X代佛法,那末就可變作這樣一個公式:“所謂X者,即非X,是名X。”

這個X可以指眾生,指天地日月、山川草木,乃至一切機器工具、各種科學工藝,以及精神的、物質的種種名詞。

在一般人看來,這樣說法是不通的,或者是滑稽的。因爲X决不能變成非X,就以代數來講,也是X不能等於非X(X≠-X)。

但我因爲受過科學教育,决不像一般人立刻下個斷語,經過思考以後,結果終被我用科學的事實解答這個謎語。
有一次有位工程師問我這話應該怎樣解釋。我就指桌上的茶杯說,現在就拿這茶杯當X吧,那末根據這一公式就應該這樣說:“所謂茶杯,即非茶杯,是名茶杯。”

同時還說明,茶杯的定義,應該是圓筒狀可供人飲茶用的瓷器,這樣除了瓷之外哪裡還有茶杯的本體。

而且同一杯子,今日飲茶,是叫茶杯;明日飲酒,不就變成酒杯了嗎?這樣看來,“茶杯”畢竟是個假名罷了,它的本體是空的。

第一句“所謂茶杯”者,在佛教中叫做“假觀”;
第二句“即非茶杯”,叫做“空觀”;
第三句“是名茶杯”,叫做“中觀”。

認定茶杯爲實有,這是世俗之見,祇有研究過科學的人,才知道瓷是真,茶杯是假;瓷是有,茶杯是空。

也祇有懂得佛法三觀道理的才知道茶杯的本體雖空,可是茶杯的用,還是有的,所以不妨假名爲茶杯;雖明空假,而不落空假二邊,這就是中觀。

空假中三觀合一,才能如理觀察,對於那茶杯就能獲得最合理而透徹的瞭解了。

這位工程师認爲上面的解說是對的,可是他以爲茶杯的本質是瓷,茶杯雖空,瓷是有的;茶杯雖假,瓷是真的。

我說,瓷的成分不外氫氧鋁矽,除了氫氧鋁矽外,瓷質在什麽地方呢?

現在如果把瓷代入公式中的X,就成爲:“所謂瓷,即非瓷,是名瓷。”

再進一步,氫氧鋁矽是由原子核和電子集合而成。電子繞着原子核而轉,正像行星繞日而轉。那末氫氧鋁矽也不是氫氧鋁矽,不過是原子核和電子罷了。

因爲這四種原子還是可以代入上列的公式中,作空假中三觀來看的。這樣推至原子核,也是如此的。

總之,有名稱的事物都可以這樣來看,就是佛法也不能例外。這位友人聽了覺得很有道理。

(待續)

(圖: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




發佈留言

0 留言